咨询热线
023-68662366

新闻中心

NEWS Information

长江路管线陆续搬迁地下“集体宿舍” ——长江路地下综合管廊

城市地上或者上空各种像蜘蛛网一样的管线,既影响市容市貌,降低城市品位,还有可能阻碍城市建设,从今年8月起,芜湖长江路上的各类管线正在陆续搬迁至长江路地下综合管廊这个“新家”。没有了“蜘蛛网”的长江路,地上清爽爽,而走入地下,“新家”里面也是“青丝丝”。


记者从芜湖市市政工程管理处设施科了解到,芜湖市长江路地下综合管廊位于长江路,结合商合杭铁路芜湖长江公铁大桥公路桥接线工程建设,北起天门山路,南至中山路,设计为单仓断面,总长约3.07公里。管廊断面形式采用矩形断面,钢筋混凝土箱型结构。南段管廊(王家巷变电所—中山北路)标准横断面外轮廓线尺寸为3.3×4.3m。北段管廊(天门山路—王家巷变电所)标准横断面外轮廓线尺寸为3.3×4.7m。顶管段直径4.14m,全线设3个工作井和接收井,共6个顶管井。工程2017年9月开始建设施工,2020年8月底进行了主体和安装工程的最终验收,2020年11月底,市政府会议明确由芜湖市市政管理处接收管廊,并且由芜湖市城建集团进行管廊的运维工作。从今年8月起,包括110KV、10KV电力管线及电信、移动、联通等通信管线正在陆续搬迁“入住”已经竣工的长江路地下综合管廊。


6日上午,记者首先来到位于长江路上的综合管廊控制中心。


这里的大屏幕上能全路段各方位多角度监控看到地下综合管廊的实时情况,并可监测管廊内的温度、湿度和氧气含量等指标。从控制中心出来不远处便有一个铁制的楼梯可以直接下到地下综合管廊。记者在地下看到,这里俨然成了一个各类管线的地下“集体宿舍”,分门别类,摆放整齐,井然有序,和以前空中凌乱的“蜘蛛网”形成鲜明对比。记者注意到,入廊管线中间还间隔安装了一种红色的细线,在现场,综合管廊运维中心的主管林凯告诉记者,“这个红线是感温光纤,起消防作用,能近距离感知各类管线的温度,一旦温度发现异常,将通过系统反映到控制中心大厅,工作人员可以立即采取相关措施。”记者看到,每段管廊顶部都安装有气溶胶灭火器。那么,地下综合管廊的排水又是如何实现的呢?记者了解到,管廊内一共设有37个集水井,收集到的水再通过水泵排出。

地下综合管廊仅仅就是解决了城市上空管线“蜘蛛网”问题吗?采访中,林凯也向记者详细阐释了地下综合管廊的优越性和能发挥的多项作用。综合管廊是指在实施统一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建于城市地下用于敷设市政公用管线的市政公用设施。主要适用于交通流量大、地下管线多的重要路段,尤其是高速公路、主干道、以及规划的大型城市组团或建筑群内。综合管廊具有传统直埋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比如能避免因埋设、维修管线而导致道路反复开挖,确保道路交通畅通;能有效集约化地利用道路下的空间资源,为城市发展预留宝贵空间;能根据远期规划容量设计与建设综合管廊,从而能满足管线远期发展需要;由于管线增设、扩容较方便,管线可分阶段敷设,管线建设资金可分期投资;综合管廊内的管线由于不直接与土壤、地下水、道路结构层的酸碱物质接触,可减少腐蚀,延长管线使用寿命;为各种管线综合管理并能利用先进的监视系统进行综合管理提供了可能,能及时发现隐患,及时维护管理,提高管线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高城市的安全度。据透露,长江路地下综合管廊的容量设计就非常超前,换句话说,以后可以“欢迎”更多的管线“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