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城北主干道综合管廊内,施工工人赵方洙正在通过水准仪进行测量。 (记者王媛媛摄)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讯(记者王媛媛)我们的城市,有着“地上”“地下”两张地图——目之所及,是地上的城市建筑;地下的综合管廊里,则遍布各种管线。
如今,我们脚下正在进行“看不见”的城市进化——135公里的综合管廊网络逐渐向外铺展延伸,城市空间不断优化……
作为首府断面最宽,共设置四舱的地下综合管廊——城北主干道综合管廊目前主体结构全面完成,正在进行附属工程施工,预计8月进行设备调试,年内正式投入运营。
4月26日,记者戴上安全帽、穿上反光服,从城北主干道综合管廊百园路路口三号入口拾级而下,探访地下8米的“管线之家”。
结构:地下共有三层整体空间开阔
城北主干道综合管廊共有三层,整体空间开阔,没有憋闷感。
进入地下8米的综合舱,明显感觉温度降了下来。
“大概在8℃左右,冬天温度在5℃左右。” 城投集团乌鲁木齐地下综合管廊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城北主干道综合管廊现场负责人席鹏宇说。
地面是水泥质地,整洁又平稳。管廊一侧的墙壁上,“插”着密集的金属架。地上,依次排列着“石墩”底座。
席鹏宇说,这些“石墩”底座用于水管铺设,墙壁安装的不锈钢支架,则是为通信电缆设计好的铺装轨道。
城北主干道(中亚大道—河滩路)综合管廊工程沿城北主干道布置,西南起中亚大道,东至河滩路,沿途经安宁渠路、乌将铁路、北京路、百园路、天津路、长春路和文光路,全长9.14公里。设置四舱结构,分别为燃气舱、电力舱、综合一舱(热力、给水)、综合二舱(通信、中水、雨污水),标准段管廊断面总宽度约为14.7米—16.75米,也是目前首府断面最宽的地下综合管廊。
工程完工后,七类管线可全部入廊。届时涉及供给水管道、通信线路的维护和改造,不需要在马路上“开膛破肚”,只需要从投料口把管道和线路放入管廊,施工人员到地下施工即可。
防水:设集水坑自动抽水
每隔20多米,管廊上方就有一个类似烟囱的洞口,这是通风口,用来保持管廊内氧气充足。
“刚看到通风口上方都是路面绿化带,管廊内又这么深,一旦出现积水,怎么处理?”记者提问。
城投集团乌鲁木齐地下综合管廊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工程建设部部长张龙解释,综合管廊是百年工程,对抗渗、防水性要求都比较高。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了高分子自粘接防水技术,可确保管廊不渗不漏。
此外,管廊内还设置了集水坑,一旦水位蓄积到一定程度,水泵系统可自动抽水排入附近雨水系统。
防火:自动喷洒高压水雾
在电力舱内,施工工人赵方洙正在通过激光水准仪测量管网线路的安装方向。
“我们正在安装照明系统,确保在同一个水平方向。”赵方洙说。
管廊建设除主体外,还设有消防系统、通风系统、排水系统、供电系统、照明系统、监测与报警系统、标识系统等附属工程。
“舱室内管线复杂,如何设置消防系统?”面对记者提问,席鹏宇解释道,目前电力舱正在安装一种无缝不锈钢钢管,一根6米长,约60公斤重,能承受16兆帕的压力,用于管廊内的消防系统。一旦发生火灾,就会通过管道自动向管廊内喷洒高压细水雾。
据悉,燃气舱和电力舱每200米为一个防火分区,两端设置防火门。一旦发生火灾,管廊舱室内的防火门会立即关闭,及时隔断。
规划:实体、数字综合管廊同步建设
综合管廊在注重功能的同时还植入智能元素,同步布局建设智能感知和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实体综合管廊和数字综合管廊同步规划建设,将数字综合管廊融入城市物联网系统。
后期,综合管廊内还将布设摄像头和各类传感器,如同人的眼睛和鼻子,可将各类数据实时传回监测中心,每个舱的湿度、温度、氧气浓度都会在监测控制平台显示。当检修或维修人员进行检查时,氧气浓度不足时会通过通风口自动供氧。当有“不速之客”进入管道时,管道舱的各个关口也会自动关闭。